Page 73 - Preservation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P. 73
7 . 十四年前的開始 蘇成溢牧師
從頭說起 合一事工,惟願香港敎會在邁進廿一世紀之
時 ,能因協進會倡導的合一運動,讓香港人
體會到上帝的恩典遍及全城。
一九八〇年我剛進入崇基神學組攻讀。
就在那一年,有機會參加由協進會所舉辦的
2 . 關心社會
「八十年代香港敎會使命諮詢會議」 。對一
個初接受神學敎育的人來說,這一次參加會 協進會不是一個敎會,乃是一個聯合的
敎會機體;協進會的組成不單有宗派敎會,
議的經驗,所得的幫助實在很大,也被協進
也有敎會機構。同 時 ,我們又看到,協進會
會所倡導的信仰精神和屬靈氣質深深吸引
著 。從那時開始,我就一直關心協進會的事 的工作並非單顧敎會的事,也關心社會多方
面的事。就如它的徽號一樣:在十字架中同
工和發展。
舟共濟。
神學畢業後在敎會的靑年事務崗位事奉
前人憑信心而創立香港基督敎協進會,
期 間 ,曾積極參與協進會的靑年事工;及後
實有上帝的美意在其中,也證明了主的恩也
在堂會事奉時,也鼓勵敎會整體響應「五餅
要臨在於香港。因 此 ,協進會好像是生來就
二魚運動」和 「我愛香港運動」 。到今天,
有關心社會的責任,亦是有其無可推諉的本
蒙選派成爲「九三至九五年度宣敎事工委員
會」成員之一,並有分籌備九四年的「九十 分 。相反地,我在想,若有一天,協進會不
再關心社會,就會像鹽失去味一樣了。
年代香港敎會使命中期諮詢會議」 ,實在感
到是主所賜的機會。
深盼在未來的日子中,協進會不單主動
協進會是孕育我事奉生命的地方之一。 地關心社會,並且帶動全港敎會都有同樣的
透過協進會,我體會香港敎會的使命方向和 使 命 。
奮進目標,藉著協進會我學習到大公敎會的
精神和優良傳統。 ( 蘇成溢牧師爲九三至九五年度香港基督敎
協進會之宣敎事工委員會委員。又蘇成溢牧
兩點認同 師現爲基督敎文藝出版社社長。)
1 . 合一精神
協進會雖然主要由幾個主流宗派和機構
發起而組成,但它從不排斥其他非會員的組
織 ,更不會抗拒別人的參與。事實上,協進
會的成員相當明白「求同存異」和 「彼此尊
重」的原則。因此大家可發現每當它舉辦事
工 活動,常常積極地聯繫其他敎會,邀請並
歡迎在主裏一同建立。
合一精神促使來自四方八面的群體走在
一起成爲會員。同 時 ,這精神又推動協進會
更廣泛地連合其他信徒群體,繼續作更大的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