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Preservation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P. 4

總   幹    事    報    吿


                               ( 一九九五年九月至一九九六年八月)

                                               曹  敏  敬  博  士






                           前 言                           龍的傳人,更 希 望 在 平 穩 過 渡 '跨 越 「九七」

                                                         之 後 ’重建高度的民族意識與尊嚴,以能成
              還有不到三百天,香港便回歸袓國,成
                                                         為中國人而自豪。
          為中國的一部分。在 「一國兩制」的政策下,

                                                             過 去 一 年 ,在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歷史
          香港維持資本主義制度,本 著 「港人治港、高
                                                         上 ,可説是非常重要而且充滿挑戰與衝擊的
          度自治」的原則,五十年不變。不少香港人在
                                                         一 年 。九六年中,協 進 會 在 「特別會員代表大
          回歸路上驚喜交集,包括有些人踏著沉重的
                                                         會」中議決按基本法的原則間接參與推選委員
          步 伐 ,舉步維艱地面對「九七」 。他們懷著不
                                                         會 ,引起教會圈子內強烈的反應,大眾傳媒
          同的心情踏上回歸之路,是可以理解的。
                                                         亦多次廣泛報導。正因為這些在回歸路上所
              香港自一八四一年割讓給英國。一百五
                                                         帶來的挑戰與衝擊,更顯出協進會在這波濤
          十多年以來,香港不但處於另外一個政治體
                                                         洶湧的時代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協進會能與
          系—    英國殖民地政治。甚至在意識形態、
            —

                                                         香港眾教會及信徒同在、同 工 、同 行 ,並堅
          生 活 方 式 、價 值 觀 念 ,文化成長等各方面都
                                                         強地與他們站在一起,穩 步 前 行 ,因為我們
          與祖國迴異,再加上歷史「包袱」 ,如文化大
                                                         的上主正是掌舵之主。
          革 命 、 「六四」事 件等,在在使香港人對祖國
                                                             本會於本年度內繼續致力與國際合一機
          及祖國的政權產生了一些介蒂、疏 遠 感 ,甚
                                                         構 及 國 內 、外教會的交往,透過各類型的會
          至有抗拒感,或 抱 「敬而遠之」的 態 度 。因
                                                         議 、訪 問 、交 流 、研討及資源上的分享,顯
          此 ,無論從歷史的角度,或政治與文化的角
                                                         著地增強彼此的信任、瞭 解 ,更推動整體教
          度來看今日香港人面對「九七」回歸的心態,

                                                         會合一的精神、有助香港教會平穩過渡,進
          是不難理解的。
                                                         入另一個歷史性的新時代。
              可喜的是,香港雖然與祖國「闊別」了一
          百五十多年,但香港人的中國情卻絲毫沒有                                在過去十多年來,因 「九七」問題導致數
                                                         十萬香港人移居外地,教會人才相應大量流
          因 時 間 、歷 史 、政制或文化因素而疏遠。香
                                                         失 。有 鑑 於 此 ,本會於三年前已與信義宗神
          港人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這份中國情。最常見
                                                         學院合 辦 「教牧學博士學位課程」 ,目前已有

          的就是當國內每遇天災,如 地 震 、水 災 等 ,
                                                         二 十 位 學 生 修 讀 。這項為期三至五年的課
          香 港 人 總 樂 意 慷 慨 解 囊 ,將數以億計的善
                                                         程 ,不但提供教牧人員的進修機會,亦造就
          款 ,源源不絕地與災區同胞分享,幫助受災

                                                         新一批具備高質素及合一意識的教牧同工,
          者重建家園,這種真情是不容置疑的。香港
                                                         培育未來的教會領袖人才,協助香港教會進
          人有強烈的中國情,對中國亦存厚望,期望
                                                         一步發展。

          未來的中國成為一個更富強、進 步 、民 主 、
                                                             以下謹存感謝的心,報導本會過去一年
          自由的現代化國家,並願意為投入這個目標
                                                         的事工,並與各兄姊分享。
          和理想而努力。香港人不但不會否認自己是
                                                      4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