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Preservation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P. 24
附 篇
香 港 基 督 敎 協 進 會
對 全 球 化 的 理 解 和 立 場
處 境 :
毫 無 疑 問 ,無論是否同意或反對全球化,它肯定是一個重要課題,需要我們關注。
整體來説,全球化雖然有其帶來的好處,然而它的確使貧富兩極化,即使在較受惠的富裕國家和地區
中 ,貧富嚴重不均的情況也相當普遍和嚴重,甚至出現隔代貧窮的現象,急需加以正視。
普世敎會對全球化的立場頗為分歧:其中一方是在全球化過程中獲得益處的基督徒,大多是北半球的
地區和香港,另一方是南半球的基督徒,她/ 他們認為全球化摧毁了其經濟,變得更為貧窮。這兩方的信
徒應進行嚴肅的對話,避免對全球化過份簡化的描繪,並建立一個與基督信仰一致的看法。然 而 ,在香港
一般的敎會都不覺得全球化是切身的議題。
全球化導致的問題:
一般 來 説 ,全球化不單只是關乎經濟領域,也是政治、社 會 、文化等方面的,然而在經濟面向的影響
肯定是最直接和最巨大的,也是透過對經濟全球化的檢視,會更清楚全球化在政治、社會和文化領域上的
影 響 。
普世敎會協會甚至指出,經濟權力作為推動一種新形式霸權的力量,它比政治殖民者所帶來的潛在殺
傷力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一股隱藏而威力宏大的意識形態,並假設了讓市場力量自由奔馳是改善人類生活
的最佳保證。
全球經濟一體化得以體現,除了是信息通訊等新科技高度發展而形成的知識型經濟體系外,最主要的
推動者是國際銀行與世界貿易組織等機構,它們主要的任務是爭取市場自由化、經濟上撤銷管制規定和私
有 化 等 ,來促進國際間的自由貿易。
雖然自由貿易的理想是為了達致讓各個地區和國家能夠各取所需、使所有人可以受惠的理想。然而在
現 實 上 ,卻出現了權力和財富的高度集中在某些國家和掌握了三分二全球貿易的跨國企業。簡單而言,導
致這情況的主要原因如下:
1 . 金融市場的自由化:
•引致資金自由流動,這過程常常脱離其它----- 特別是本土原有的-------經濟活動,帶 來 傷 害 ;而大量
資金的流動會造成經濟動盪,帶來如近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資金無國界,出現生產線轉移到能夠提供廉價勞動力、土地和資源的地方,同時常常也大量地耗損
和污染當地的大自然資源,對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
2 . 私 有 化 :
•私有化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效率及效益,使市民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然而由於公營機構的擁有權
轉向了私人公司,它們需要負責和交待的對象不再是市民而是股東,結果只追求業績和利潤,從而使本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