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Preservation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P. 17

「分享會」於九四年六月四日舉行,主
         題 爲 「後過渡期香港基督敎學校宗敎敎                                協進會在過往的四十年,是 得 、是 失 ,

         育的新處境、新挑戰」 ,參加者衆。                              都已成爲歷史,我們只需向前看,因 爲 「手
                                                        扶犁耙而向後看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就


     五 、嘉偉德牧師於九四年五月底回美述職,                               讓我們齊心努力,勇 往 直 前 ,向著標竿直
         十一月初回港。在其離港期間,其工作                              跑 。我感謝上帝,使我能活在二十世紀九十
         暫由龍惠霖牧師負責,謹此致謝。                                年代的香港大時代中。香港有史以來,沒有
                                                        任何一個時代比這個時代更有挑戰性及使命
     六 、由本年開始,逢星期一的同工早禱會改                               感 。我們怎能讓這時代輕易溜走?

         爲 「周三靈修會」 ,在中午十二時十五
         分至四十五分舉行,因時間較適合,參
         加者亦較前踴躍。


    七 、鳴謝基督敎服務處:多年來蒙基督敎服

         務處總幹事吳水麗先生允許借出總務
         部 、工友及各有關職員協助本會事工。

         本特刊及《信息》的出版更有賴於該處
         中文出版組的同工李劉上恩女士、鄺麥
         小雲女士及黃李以身女士聯同本會各職
         員的努力,特此致謝。



    後語



        今年是本會十分重要的一年,一方面慶
                 一 回顧過去,展望將來;另方
    祝四十週年一
    面亦是本會轉捩點的一年,接收協進大樓物
    業 ,擴展觀塘基址,務使本會有足夠的資源
    發展未來事工。當我們慶祝四十週年之際,

    不但如前言提及是感恩的時刻,更是戰略性

    的時刻,因爲不到三年,香港便回歸中國,
    到達了一個新的領域與境界;不但計劃要面
    對甚麼,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我們不但需

    要肯做事的人,更需要懂得如何做事的人,
    以協助協進會邁向一新的紀元。


        現今更是委身的時刻,是把自己獻上,

    當作活祭的時候。從協進會的角度來看,我
    們需要更多的人與協進會的異象認同,能
     「剛强壯膽、承擔主工」 ,協助本會及香港
    敎會邁向廿一世紀。



                                                 15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