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Preservation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P. 6
義 務 總 幹 事 報 告
(2006年9 月至2007年8 月) 李鼎新牧師
前 言 三 、恰當 — — 我 們 力 求 在 所 作 的 事 上 , 保 持 妥
善 、正確和負責任,不會為著當下崇尚個人
本年度的年報出版之時,正值香港回歸中國 舒適的文化而有所改變。我們可能被視為不
10周 年 。目前,曾經承諾「香港於97年回歸後將 入流和不合流,然而我們堅守著唯誠唯真的
50年不變」的説法,看來已有所削弱:作為主權 信 念 ;尤有進者,我們信靠上主,站穩在流
國家的中國,自然而然地希望在香港行使主權, 長萬古的信仰上。協進會作為主流敎會的代
而本地的權貴政要則不斷因應其利益的需要,而 表 ,我們相信在所作的事情上,已然立下模
範 。
有其自身的立場。
香港基督敎協進會以合一精神與社會公義為 I. 會 議 與 互 訪
宗 旨 ,一如以往地追隨上主,並向會員敎會與整
體社會鞠躬盡痒,務 必 貫 徹 「行公義、好憐憫、 過去一年,我們有不少與合一夥伴團契的機
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彌迦書6章8節) 會 。普世的會議和互相訪問的活動包括:
為行事的原則。
一 、本會於2006年11月16日設晚宴,歡迎廣東省
以下可用三個“C ”來總結本年度的事工: 基督敎協會代表團的到訪。
關 懷 (C oncerns)、聯 繫 (Connection ) 與 恰 當
(Correctness) 。 二 、 中國基督敎協會代表團於2007年2月9 日訪問
本會•。
一 、關懷—— 本會以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資源
分享與敎會見證這兩個委員會最能代表「關 三 、總幹事代表本會出席亞洲基督敎議會於2007
懷」的工作。我們不單動員基督徒,也推動 年3月3 日至8 日在印尼舉行的50周年紀念慶
大眾和私營機構,向有需要的人士分享我們 典 。本港的其他代表分別為蘇以葆主敎、蘇
的心意。而本報吿中的眾多數字與計劃的背 成溢牧師、盧龍光博士、曹敏敬博士、陸漢
後 ,委實蘊藏著大量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們 思牧師、張素玉博士、陳家偉先生及許曼芝
要感謝上主,本會的真摯誠懇及眾同工的默 女 士 。
默耕耘,已為上主的名建立了好的名聲。
四 、本會代表團一行9人 ,在主席蘇以葆主敎帶
二 、 聯 繋 — — 「 聯 繫 」 是 本 會 的 重 要 資 產 。 領 下 ,並由正敎會香港及東南亞敎區聶基道
我 們 心 所 繫 、 使 命 所 在 的 , 就 是 面 向 世 都主敎陪同,於2007年4月10日至17日訪問
伊斯坦堡和希臘的東方正敎會普世敎長。
界 每 個 角 落 中 上 主 的 子 民 , 而 不 單 只 是
香 港 和 我 們 自 己 。 過 去 1 0 年 , 敎 會 的
遠 象 逐 漸 模 糊 , 變 得 內 向 , 凡 事 只 講 求
政 治 正 確 。 感 謝 上 主 , 透 過 我 們 與 世 界
的 聯 繋 , 我 們 的 使 命 - - - - - - 更 正 確 而 言 ,
是 上 主 的 使 命 — — 召 喚 我 們 跨 越 一 己 的
門 庭 。
本會代表團訪問伊斯坦堡及希臘的東方正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