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
方名 |
|
組成 |
|
功用 |
|
主治 |
|
縮圖 |
57
|
|
甘露消毒丹
|
|
飛滑石; 淡黃芩; 綿茵陳; 石菖蒲; 川貝母; 木通; 藿香; 連翹; 白蔻仁; 薄荷; 射干
|
|
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
|
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濕熱並重證。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痛,身目發黃,頤腫口渴,小便短赤,泄瀉淋濁,舌苔白或厚膩或乾黃,脈濡數或滑數。
|
|
|
58
|
|
生化湯
|
|
當歸; 川芎; 桃仁; 乾薑炮; 炙甘草
|
|
養血袪瘀,溫經止痛。
|
|
血虛寒凝,瘀血阻滯證。產後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
|
|
59
|
|
生脈散
|
|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
|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
|
1. 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乾口渴,舌乾紅少苔,脈虛數。 2. 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乾咳少痰,短氣自汗,口乾舌燥,脈虛細。
|
|
|
60
|
|
白虎湯
|
|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
|
清熱生津。
|
|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
|
|
|